被捆绑调教|日本少妇高潮XXXXX另类|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久久一本到

x
首頁.醫院動態.醫院新聞
【媒體新聞】家庭病床讓村民足不出門就能看上名醫

時間: 2019-09-07   點擊: 2218


浙江在線9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楊健)湖州市作為我省醫改的先行者,近期又出重磅舉措——成立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保健集團。其作為湖州的三級醫共體單位,格外引人關注,成員單位包括吳興區人民醫院,以及埭溪、八里店、東林、織里、道場、妙西等6家鄉鎮衛生院(含63個站點),實現了市、區、鄉鎮層面一線直通、覆蓋全域、服務連續的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新成立的醫共體實行資源、技術、管理理念和文化的共享,并將實現相同的醫療質量、護理質量、后勤管理和院管質控。近日,記者走進湖州一院集團。

村民不出家門看上名醫

家庭病床成為新型醫護模式

“你長期臥床,肌肉不平衡,需要堅持做一些肌肉牽伸運動,同時要多熱敷,按摩放松,累了不要硬撐著走,為防止跌倒,可以在床邊多做力量訓練……”這是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中心的孫建偉醫生正在用手機指導織里鎮軋村的一名張姓腦卒中患者。與此同時,通過該院云視訊平臺同時手機在線的還有神經內科主任顧群和護士長沈琰以及康復科主任孫琦,他們各自通過手機屏幕獲知了患者的近況并提出醫囑。

據了解,這名張姓患者四年前因高血壓顱內出血雖然保住了性命,卻一直癱瘓在床。記者從孫建偉醫生的手機屏幕上看到,患者在家屬的攙扶下正在行走。現場的家庭醫生潘旭晨特別欣喜,他每周都到患者家中對其進行康復指導,碰到疑難問題,直接通過手機咨詢總院專家。

湖州一院集團副院長馮文明介紹,集團今年5月底啟動家庭病床,該患者是第一例,目前已建立37個家庭病床。他說,家庭病床是順應社會發展的一種新型醫護模式,是社區護理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既能減輕社會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又能合理利用衛生資源,讓有限的醫療資源效益極大化。

8名醫護人員管理近6萬名慢病患者

智慧醫療為醫共體插上騰飛翅膀

在該集團的吳興院區,記者了解到,該院區慢病中心有6萬多名慢病患者,而慢病中心管理團隊(含醫生、專科護士、藥師、康復治療師)才8名。8名對6萬名,如何服務?原來,8名工作人員每天利用信息化手段統一管理,把需要服務的數據直接以工作包形式發給基層醫生。基層醫生接到命令后及時到患者家中做診療,碰到問題實時請求慢病中心管理團隊指導,最后把完成的工作包反饋給中心。該院區領導介紹,村醫原來每天疲于填寫一大堆慢病簽約者檔案,基本沒時間隨訪服務,現在能騰出手來做醫療,大大提高了醫療水平。

眾所周知,腦卒中后遺癥等慢病不僅病程長還花費高。一院集團針對這類特殊慢病群體,一是出院時發放住院醫生微信二維碼,二是通過微信視頻、互聯網醫院手機終端等直接服務鄉村醫生和患者,同時,醫共體實行藥品統一采購后患者只需在村衛生站配藥,由第三方配送公司送藥到家。用馮文明副院長的話說:讓智慧醫療為醫共體插上騰飛翅膀。

每周派出76個專家(團隊)到基層

多措并舉提高基層機構服務能力

在一院集團,記者了解到,總院每周派出76個專家(團隊)前往吳興院區和5個鄉鎮院區坐診。一院領導說,集團工作人員2000多名,服務常住人口85萬多、流動人口近90萬,為此,提高基層機構治病、防病能力是重中之重。

為此,一院集團多措并舉,通過模塊化培訓提高村醫的診療能力并與績效掛鉤。每兩月定時到衛生院進行健康講座,借助互聯網醫院及微信公眾平臺,普及疾病預防知識,提高居民防病能力。

同時,把總院更多的醫生融入到基層家庭醫生簽約活動,簽約醫生24小時開機,時刻和基層醫生一起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當村民有重病需要去大城市就醫時,又能第一時間幫其聯系轉診事宜,讓村民大大省心。

據了解,目前一院集團行政、黨建實現同質管理。集團總院將各衛生院及站點領導班子、綜合辦負責人員納入醫院電子辦公系統,實現動態資訊、院務公開、醫療質量等信息同步,標準同質。



稿件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朱楊健

快捷.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