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8-12-03 點擊: 3765
11月29日
13:50,“叮鈴鈴…….”急診大廳響起急促的電話鈴聲,“您好,我們是吳興區人民醫院,有一位19個月的小寶寶,呼吸異常急促,已經在我院完成CT檢查,考慮可能有異物誤入氣道,需要轉運急救。120急救車已經出發,估計30分鐘左右到達,請做好急救準備。”
14:17,120急救車到達市第一醫院急診室。檢查發現,患兒極度煩躁,哭吵不止,口唇青紫,臉色蒼白,胸骨與鎖骨的上窩、兩側的肋間部位都出現明顯的凹陷,渾身濕漉漉的,聽診時左肺呼吸音已不太聽得清楚。搶救小組立即給予對癥治療,患兒慢慢安靜下來,幾個指標都在好轉,青紫色的口唇也緩解了,面色泛出些許紅潤。
在醫生和家屬的溝通中得知,這位19個月大的寶寶,于11月28日吃過熏豆(由大豆烘干制成,南太湖地區傳統土特產品),當時有過劇烈咳嗽,過后又自行緩解了。11月29日,寶寶在家午睡時突發嗆咳、氣促,哭吵不止伴憋氣青紫。市第一醫院的兒科專家們根據病情和癥狀判斷,寶寶很有可能是被豆子卡住了。
急診復蘇室內一切準備就緒,兒科團隊、急診團隊等聯合為患兒做氣道內鏡檢查發現,氣管內有大量的白色分泌物,入鏡后可見左支氣管明顯塌陷,并隨患兒的呼吸運動不斷開合與關閉。在左側支氣管下段見到一顆體積如大豆般的異物。而此刻,心電監護上顯示的患兒血氧飽和度正一點點往下降,越來越危險了,搶救大廳里的氣息又凝固了起來。醫生們細致觀察,熟練操作,25分鐘后,這個要命的小異物被成功取出,患兒的血氧飽和度迅速恢復正常,順利脫離危險。
市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