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8-09-28 點擊: 3848
9月27上午,市第一醫院心血管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陸建忠醫療團隊成功為一例頻發室早(18000余次/24小時)合并白細胞減少癥,反復胸悶心悸發作,多次住院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實施了“綠色”射頻消融手術。
當日,陸建忠主任醫師、張詩吟主治醫師與施吉醫師利用三維電解剖標測技術,花費不到1小時的時間就根治了患者多年的頑疾,術后第2天患者順利出院,以后不用再服任何藥物。全程無射線釋放,最大限度保護了患者及醫護人員的健康。
陸建忠介紹,該項技術不同于以往的射頻消融,具有獨特的綠色、
三維、記憶、精準、安全、快速等功能與特點。既往的消融技術需要X線的輔助引導,幫助醫生在透視下看清導管在體內運行的整個過程,這是保證射頻消融成功的必要措施。X線輻射治療對患者會受到一定劑量輻射的影響,尤其對一些特殊人群,如嬰幼兒、兒童、青少年、育齡期婦女、孕婦以及白細胞較低或年老體弱的患者是不能夠開展,屬于手術相對禁忌癥。目前,新起的無射線射頻消融術用更安全有效的方法為患者消除頻發室早,同時也讓特殊人群看到治愈的希望。手術利用GPRS衛星定位原理將標測導管頭端采集的磁場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實時重建心臟三維解剖結構,完成心臟各個腔室的建模。手術全程無需X線指引,在 “零曝光”下成功完成導管射頻消融術,患者和手術醫生是沒有受到任何X線的損傷。而且整個消融過程能夠通過三維系統監測,避免消融導管移位引發并發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精確性和有效性。
經了解,該項技術目前湖州市地區各醫院尚未開展,市第一醫院的成功完成給那些不能進行X線照射但患有心律失常的特殊人群帶來福音,同時也免除了射線對醫護人員的損害,讓醫生也從沉重的鉛衣中解放出來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市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