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當的藥物。根據身體狀況,選擇最為適當的藥物。
2.適當的劑量。嚴格遵照醫囑或說明書規定的劑量服藥。
3.適當的時間。有的藥物需要飯前服用,有的需要飯后服用,有的要在兩餐之間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隨意服用,就會影響效果或對胃造成刺激。
4.適當的途徑?;颊哌m合用口服的藥物,就盡量不要采用靜脈給藥?,F在提倡一種序貫療法,即輸液控制癥狀之后,改換口服藥物進行鞏固治療。
5.適當的病人。同樣一種病發生在兩個人身上,由于個體間的差異,即使使用同一種藥物,也要進行全面權衡,一個治療方案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人。
6.適當的療程。延長給藥時間,容易產生蓄積中毒、細菌耐藥性、藥物依賴性等不良反應的現象,而癥狀一得到控制就停藥,往往又不能徹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適當的治療目標。病人往往希望藥到病除,徹底根治,或者不切實際要求使用沒有毒副作用的藥物。醫患雙方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積極、正確、客觀的態度,對治療目標達成共識。